手机版 
民橡手机版
02-22 民橡网: 情人节,沪胶第一波暴力行情结束!

YL

名片

2017-02-22

浏览30276次

       沪胶:量能生变,鸡飞蛋打!

  一、微信对话

  橡胶又到迷茫时,摘几段与产地胶商的对话,以飨关注者:

  2月7日……

  西双版纳一位橡胶厂长和“中国橡胶背包客”有一段关于未来行情的微信对话:

  版纳厂长:

  “王总:怎么看四月份前的行情?”

  “背包客”:

  合成胶暴涨,“沪胶”仍在主多撑控中……

  在宽幅动荡中,静候第一波行情的结束!

  2月21日……

  海南一位原料大户和“背包客”在朋友圈的对话:

  海南原料大户:

  “王总,晚上好,对后市怎样看,我手上还有三百多吨生片原料,我朋友今天跟中化成交二百吨18100元”

  “背包客”:

  “鸡飞蛋打,猴年涨幅太大,市场进入时段调整……”

  海南原料大户:

  “我个人认为也是进入调整,但还没有调整到位,应该还有一波上升逼五月份的仓,你观点怎样?”

  “背包客”:

  “沪多”的实力仍在,调整是因为:

  1、现货商恐高,不想跟了!

  2、开割预期在增大……

  3、2017,国家要整顿资本市场,抓搞乱市场的资本大鳄!

  海南原料大户:

  “谢谢王总,剩下的我自己去撑握吧!

  “背包客”:

  /:strong(大母指)

  二、行情回顾:

  关键节点:

  1、本轮大行情的发动时间:2016年9月19日。

  2、行情的起点价(2016-09-14):12530点!

  3、本轮大行情的结束时间:2017年2月14日()

  4、行情的结束价(拐点):22015点!

  小结:

  1、本轮行情共耗时:

  刚好5个月,106个交易日累计上涨:9485点! 平均每月上涨:1897

  2、本轮行情上涨的核心原因:

  总因素:物极必反。

  商品因素:胶贱伤农,弃割率上升、全球产量下降!

  政治因素:“撸起袖子干”!

  资本因素:大鳄本性,在泰洪助力下,更疯狂!

  3、本轮行情下跌的核心因素:

  总因素:“猴债鸡还”

       沪猴年暴涨,透支红利,主力累计上涨:8945点,而鸡年至今,沪主在20000点徘徊了半个多月,若扣除猴年上涨因素鸡年实际只涨了:500点 ! 

  其次,面对原材料的疯涨,实体企业普遍体弱,难以承接 !

  再次,受习主席1月17日在达沃斯的讲话影响:

  “再比如,国际金融危机也不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,而是金融资本过度逐利、金融监管严重缺失的结果。”

  三态势预判:

  2017,橡胶总态势:鸡飞蛋打,高位动荡,重心上移……

  解读:

  鸡飞:

      是宏观大势的客观要求:1. “撸起袖子干” 2 .“一带一路”正当时

  蛋打:

      危机多年,人心未稳实体企业的体能仍偏弱,难以承接急涨的原材料价格。

  高位动荡,重心上移:

       受通胀因素支撑,橡胶产业链将在无数的“鸡飞蛋打”中慢慢复苏……

  提示

       本次是价格回落,不是衰落,是在“沪主”撑控下的量能重组,符合市场规律无须惊慌,若错过了第一波行情,就静心品茶,等第二波吧……

  一个中国橡胶背包客的市场简评


   2017-02-22


2017,橡胶总态势:鸡飞蛋打,高位动荡,重心上移……


老熊:别激动1718有我盯着狗都别想太出格!


      飞:是宏观大势的客观要求:1. “撸起袖子干” 2 .“一带一路”正当时。


“民橡内参”机:
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在橡胶市场中,产地原料收购价是最敏感的,因为它是产业链的源头,大资本发动“兵变”前的蛛丝马迹,我们都能从产地原料价格的变动中感受到,“民橡内参”的推出,就是基于这一原理。
“民橡内参”目录:
期货动态/后市预测/中橡挂单/海南原料/云南原料/泰国原料/各地胶情/乳胶动态/原油点评/胶群拾贝/产地市态点评。
服务费:400元/年。
(微信付费赠送1个月)
投小钱赚大钱,全凭“脑”功夫!

订制微信:13876050863

(民台)

点赞 0
  • 一月排行
  • 一年排行

广告推文

更多

关注官方微信

中国橡胶背包客

Copyright©2005-2018 hnmyrubber.com

版权所有 民橡网

24小时服务热线:15208988716

ICP证:琼ICP备08100562号

名片

姓名:王先生

手机:0898-31370167

微信:WYL13876050863

公司:中国橡胶背包客

电话:13876050863

主营:专注橡胶大趋势,弘扬胶企正能量!
简介: 世界,每天都在变化,它的产品就是历史! 我的工作,就是用“足迹”将它们记录下来。   摘自:一个中国橡胶背包客的旅行使命